为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,展示文学院的教学风采,并以此为契机迎接即将到来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,5月13日下午,文学院在实验楼D105教室举行2024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,这也是校级青年教师大赛的前奏。竞赛邀请到海南大学、海南师范大学和海南医学院等多名校外专家担任评委,有针对地为青年教师“把脉问诊”。此次大赛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锻炼和展示的平台,还旨在通过竞赛的形式,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,提高整体教学质量。
比赛现场
此次竞赛共有14位青年教师参与,他们经过精心准备展示了各具特色的教学智慧和教学风采。
王玉清老师作为首先展示的教师,带来了现代汉语课程的内容。她从词类的划分标准和汉语词类系统切入,深入浅出地剖析现代汉语的语法体系,为本次比赛开了一个好头。
王玉清老师比赛现场
周崧煌老师带来的课程为全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。他以案例对比为导入,简明扼要地讲授了通讯写作的特点以及同消息写作之间的区别。整堂课教学设计合理、丰富,教学内容通俗易懂。
周崧煌老师比赛现场
吴皖琼老师汇报的课程是德育教育与团队班主任工作。吴老师在汇报过程中展现出良好的教师语言、教师仪态,声情并茂地从英雄模范、历史人物、同学同伴、教师家长四个方面说明了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榜样的作用,教学氛围活跃,内容简洁明了。
吴皖琼老师比赛现场
李昌燕老师的参赛课程为教师语言。李老师先是条理清晰地分析了导入语的类型,并辅以情境设计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式导入语的特点及作用,课堂环节设计紧凑,课堂内容充实、重点突出,展现出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。
李昌燕老师比赛现场
陈熙雨老师的汇报课程为清代戏曲。她以时间线为逻辑线索,将明末清初戏剧文学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,并重点分析了明末清初戏曲流派的类别和形成背景,内容翔实,思考深入。
陈熙雨老师比赛现场
霍凤德老师的课程是新媒体项目设计和管理。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,霍老师擅于利用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,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入了配套练习,做到让学生“在做中学,在学中做”。
霍凤德老师比赛现场
欧阳群堃参赛的课程同样是教师语言。欧阳老师系统性地梳理了导入语的含义、功能、类型和运用要求。在教学设计上,运用课堂实例的方法辅助学生理解知识点。在英语课实例探析中,欧阳老师运用了双语教学,展现对外汉语教育专业年青教师的风采。
欧阳群堃老师比赛现场
作为教学法领域的专任教师,史冕老师在学科素养课程汇报中,聚焦语文课堂中“自读课”“讲读课”和“课外阅读课”,通过多样地教学互动环节,引导学生层层剖析,最终理解语文课型中“三位一体”的特点。
史冕老师比赛现场
随着张天宇老师汇报自己的课程新媒体研究方法,本次青年教师教学也进入最后阶段。在讲授过程中,张老师通过设计新颖的教学课件,深入浅出地讲解了Vcinet、NetDraw等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方法,体现出深厚的专业功底。
张天宇老师比赛现场
崔然然老师的参赛课程为融合新闻作品创作。崔老师的课堂设计以问题为导向,聚焦H5新闻作品创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,以“提出—解决问题”的模式展开教学,同时辅以学生作业分析,培养学生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崔然然老师比赛现场
韩笑老师参赛的课程是人文经典导读。她以《雷雨》中不同人物命运为逻辑线,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总结的方式,探究《雷雨》中“人性的沉溺与挣扎”这一文本内核。
韩笑老师比赛现场
杨彬老师的教师书写技能是一门实训课程,主要培养学生作为师范生应具备的书写能力。杨老师以“担夫争道”这一书法典故为楔子,引出本堂课的知识点——“迎让法”。通过大量的书法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迎让法中“互让”“穿插”和“伸缩”的技法。
杨彬老师比赛现场
胡莹老师参赛的课程是古代汉语。胡老师选取《左传》中的经典篇目《安之战》为切入点,引经据典地带领同学们深入地领略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。
胡莹老师比赛现场
最后上台的党宁老师参赛的课程是数据新闻与可视化。党老师旁征博引地引导同学们认识数据可视化的几种数据表格类型,深厚的知识积累和逻辑清晰的讲授过程引得评委们频频点头,也为本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画下完美的句号。
党宁老师比赛现场
比赛后,评委对参赛教师的教学表现给予高度评价,充分肯定了青年教师的进步,同时也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。通过此次竞赛,青年教师们不仅锻炼了教学技能,还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方法。他们纷纷表示,将把这次大赛作为一个新的起点,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,为学院的教学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。
同时,此次竞赛也为学院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学院将以此为契机,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,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,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。
文学院将继续保持对教学质量的高度关注和重视,通过各项举措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,为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做好充分准备。
供稿|周崧煌
审稿|王冰冰 符 永